神獸
1、在中國神獸譜系里,麒麟、鳳凰、玄龜和龍,是最高等級的團隊,《禮記》稱之為“四靈”,而麒麟則被儒家排在“四靈”中的第一位;
2、鳳凰,鳥之圣也,麒麟,獸之圣也。
仁獸
1、麒麟的腳趾,不踐生物“仁厚”;麒麟的額頭,不抵人“仁義”;麒麟的犄角,不害人“仁德”。
2、麒麟超脫污泥濁水,行走時從不踩踏蟲子和花草。
3、跟龍鳳相比,麒麟帶著更多的愛意,被視為儒家的象征。
瑞獸
1、給人間帶來豐收、福祿、長壽,帶來世間的各種光明和希望;
2、麒麟集道德美和形象美之大成,被文化賦予了高貴,仁慈、祥瑞之意和吉祥和諧的內涵,是上至君主,下至平民的精神寄托;
3、寄寓了人們對于圣賢明王、太平盛世的期待,也蘊含著對于吉祥多福、美好生活的渴求。
麒麟起源
遠古時期,麒麟一族分為四種,雷、火、風、水。而每一位麒麟都會有一朵屬于自己的祥云,云朵的顏色就代表著他們能力的屬性。戰國末期,馬的元素被加入到麒麟形象中。
漢代神獸
獨角鹿或獨角馬,沒有龍頭,也沒有鱗片。漢代畫像石中出現了有明確刻有騏驎二字的銘文。馬身鹿頭,頭頂有凸起的小角,頂端有一圓球。《說文》給麒麟劃分性別,麒是雄獸,麟是雌獸。
魏晉到南北朝
晉代郭璞“麒似麟而無角”的描述。南朝,首次在麒麟身上加入有爪猛獸的形象。與西域文化交流時,獅子、辟邪和天祿才被傳入中原。印度石刻深刻影響了我國獅子、辟邪與天祿的形象。
唐到宋神獸
印度角獅形象傳入我國。唐代麒麟,開始和角獅混用,甚至將獨角鹿(馬)和角獅合為一體——上半身是獨角獅,四足卻是蹄。
宋元明玄幻神獸
臺北故宮藏南宋《三官出巡圖》圖中有一頭異獸被認為是麒麟,體態似鹿,頭頂肉角,渾身鱗片,身上開始出現火焰紋,回頭姿態。現代麒麟在宋代已經基本成型。
明代神獸
從宋到明,中國神獸們都在逐漸“龍化”,白澤、龍馬、獬豸、角端等神獸與麒麟極易搞混,明代以后認麒麟基本靠鹿蹄。在明代進一步夸大:牛龍交合生出麒麟。明代麒麟形象更加多元。
麒麟與龍形鏈接
麒麟為龍子的觀念已深入人心,以龍頭、鹿蹄、渾身長鱗的麒麟逐漸占據主流。中國各種神獸被“龍”化。
神獸文化
神獸出自想象,卻不是憑空捏造的產物,而是一段集體意識,既有傳承也有變化。麒麟在近三千多年的漫長時光里不斷演化,從獨角鹿變成了龍形獸,見證著中華文明從未間斷的發展。
麒麟,是中國人最期望出現的吉祥動物,是“吉祥”的代名詞,是一切祥瑞之兆的代表。因此人們希望麒麟總是伴隨著自己,給自己帶來幸運和光明,辟除不祥。當上古時代的這種信仰被傳承下來的同時,麒麟所具有的吉祥意義隨之被廣大民眾公認且牢牢地存在于人們的意識之中,麒麟便成了某種意念的象征,某種意境的表現,某種力量的顯示,并啟發人們的想象,引導人們的精神去契合某種意念,進入一種特定的境界,給人們以希望、安慰和某種追求的力量,化入民俗生活之中,表現在民族文化的各個方面。
在麒麟身上,積淀著中華民族的深刻記憶,寄寓了人們對于圣賢明王、太平盛世的期待,也蘊含著對于吉祥多福、美好生活的渴求。
麒麟出沒處,必有祥瑞;麒麟是吉祥神寵,主太平、長壽;有祈福和安佑的用意;麒麟代表仁愛、和平與高貴;具有強烈的生命象征意義。
祥瑞,是中國農民最大的愿景!